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四川博物院新入藏的陈子庄作品—记一段感人至

来源:四川建材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平生做人,表里如一,随时不忘这一点”,这是四川博物院近日新征集的一封陈子庄写给任启华的书信中的一句话,随着这封书信一同征集的还有陈子庄百余幅精品画作。这批书画作

“平生做人,表里如一,随时不忘这一点”,这是四川博物院近日新征集的一封陈子庄写给任启华的书信中的一句话,随着这封书信一同征集的还有陈子庄百余幅精品画作。这批书画作品均来自一位八旬老人的私人收藏,他就是任启华。

任启华1959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工作,认识了当时已是知名人士的陈子庄,之后两人相交至深,直至陈子庄1976年去世。据任启华回忆,“1959年我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分到四川省文化部门工作,负责组织画家搞国画创作。那时,四川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画展,国画《雨后芭蕉》给我印象很深,署名是陈子庄。画展后开座谈会,大家都坐下后,进来一人很高很魁梧,穿着很普通的蓝色对襟大褂,布鞋还是破的,在我旁边坐下,我一看签名是陈子庄。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后来,任启华组织画家搞创作,渐渐和陈子庄熟识了。

“那时,陈子庄家只有两间平房,孩子多,家里绘画的地方小,我办公室很大,三面都是窗,当中有一张大画案,他特别喜欢到我办公室画画。”除此之外,任启华的寓所也是陈子庄绘画的重要场所:“子庄先生几乎每周末都会来我的住处,我们或谈论一些绘画的理论,或者先生提笔作画”。从这批书画中时常能看见“乙卯初春于锦里西隅楠木林任启华同志寓所颇有画兴立成数纸未就,今补缀点染亦可留览,有未是处,明眼人可辨之也,石壶六十后大病。”“壬子八月杪于启华同志寓庐,画以夹江纸成小品八帧,有是处有未是处,石壶大病后补题”等题款。

图1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2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陈子庄的最后几年,生活窘困,任启华经常寄来粮票和钱。从此次捐赠的书信中能略知些许:“信及药物均收到,甚谢。”“你四月二日的信及所寄之枣仁、山楂、生地等药均收到。”“来信及方剂均收到,方剂服后痛已减轻些了。”“来信收到,感谢寄我针灸穴位,今日开始行之用推按穴位,今晨有转微受凉,业已收到大效。”那时,四川物资匮乏,任启华从宿州老家寻得枣仁等药材,并寻访名医要得药方寄给子庄。1976年,陈子庄病重时给任启华寄去12幅画,其中4幅是他在病中仿照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画的。1976年,陈子庄病逝。

图3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4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5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6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7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8 陈子庄 山水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9 陈子庄 蜀山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10 陈子庄 蜀山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11 陈子庄 蜀山册八幅之一 1975年

图12 陈子庄 蜀山册八幅之一 1975年

陈子庄赠送给任启华的画作多达百余幅。众多书画鉴定专家现场鉴定后,参考其数量以及目前市场价格,认为这批画作市场价格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如今年逾八十的任启华生活俭朴,舍不得卖掉一幅画,他说“他送给我的画,都是谈艺术谈得兴起时画的。这些画能体现他的绘画理念,是成系统的,绝不能散失”。为了不让这代表了陈子庄完整的书画理念更是代表了这段感人至深的友谊的画作散落于市场,近日任启华将这批他视为生命的书画作品全部捐赠给四川博物院永久保存。

下面笔者根据任启华的回忆,简单介绍这批书画中的几幅,同时对这份友谊也能了解一二。

一、《山水册》

此套纸本设色册页为陈子庄1975年大病后所作。册页中题字为“壬子”但并非壬子年作,而是记录陈子庄壬子年60岁以后大病不断。册页中前六幅是在任启华住处上午所画,下午补缀点染,后又一气呵成补画了两幅。

图1描绘了大雨将至时嘉陵江畔的风景,通过这幅画,陈子庄回忆了十数年前于广元写生的景色。右侧题“南原”(“南原”为子庄60年代所用名号,此番为回忆当时所作,因此仍用“南原”),钤朱文印“阿九”。

图2忆写了嘉陵江上游清风峡一带的风光。左侧题“石壶六十以后写”,钤白文印“南源”。

图3描绘了青城山的茂密的树林的景象。右上角题“吾蜀青城幽趣难得此幅有启华同志雅正,石壶大病之后画兴仍不稍减”,钤白文印“石壶之印”。

图4描绘了青城后山茂密树林中农家的生活景象。左上角题“石壶”,钤白文“石壶之印”。

文章来源:《四川建材》 网址: http://www.scjczz.cn/qikandaodu/2020/0819/513.html



上一篇:四川羌族多声部民歌研究
下一篇:四川老年大学书画摄影作品展亮相老博会

四川建材投稿 | 四川建材编辑部| 四川建材版面费 | 四川建材论文发表 | 四川建材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四川建材》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